久久影院中文字幕-久久影院综合精-久久影院综合精品-久久永久免费人妻-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视频

中國共產黨甘肅一百年大事記

2021-07-01 09:41:06     來源:甘肅學習平臺    點擊:8313

【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 甘肅日報 聯合推出】

中國共產黨甘肅一百年大事記

(1921年—2021年)

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

編者按: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寫了《中國共產黨甘肅一百年大事記(1921年—2021年)》,現將全文刊發,以饗讀者。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100年來,在甘肅這片紅色熱土上,中國共產黨留下了光輝的印記,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業。《大事記》突出反映黨領導甘肅各族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探索實踐的奮斗歷程,充分展示建黨百年甘肅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牢記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激勵全省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不懈奮斗。

1921年

7月23日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它從一開始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共甘肅黨組織帶領全省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1924年

1924年 張一悟、葛霽云、胡廷珍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甘肅籍最早的共產黨員。

1925年

12月 中國共產黨在甘肅的第一個組織——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在蘭州成立,隸屬中共北方區委。張一悟任書記,宣俠父、錢崝泉任委員。這是甘肅近現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

1927年

1月28日 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陜甘區委員會,統一領導陜甘兩省黨的工作。4月,陜甘區委批準成立了蘭州、導河、平涼特支,組織民眾參加大革命運動,支援北伐戰爭。

秋 中共邠寧支部成立,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中共太昌臨時區委,擔負領導陜甘邊區寧縣、彬縣、長武等地黨的建設和武裝斗爭。

1930年

10月1日 劉志丹、楊樹榮以“商借糧草”為名全殲駐太白鎮隴東民團軍第二十四營,繳獲大批槍支彈藥。之后,劉志丹組建起一支游擊隊,因經常在南梁一帶活動,被稱為“南梁游擊隊”。

1932年

1月初 西北反帝同盟軍在正寧縣成立。2月12日,西北反帝同盟軍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第一次在陜甘地區公開打出中國工農紅軍的旗幟。12月24日,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第二團。在謝子長、劉志丹等領導下,開始創建以陜西耀縣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

3月22日 陜甘邊第一個紅色政權——陜甘邊區革命委員會(又稱正寧寺村塬革命委員會)成立。

4月2日 根據中共陜西省委決定,劉林圃、習仲勛等人領導陜西警備第三旅二團一營士兵在兩當發動兵變。兵變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第五支隊。兩當兵變揭開了甘肅武裝起義的序幕。此后,涇川鳳翔路口起義、靖遠起義、巉口起義、西華池起義、天水起義、蒿店起義、蘭州水北門起義、碧口起義等相繼發動。

12月 為加快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創建步伐,中共陜西省委決定成立中共甘(肅)寧(夏)青(海)特別委員會。吳鴻賓任書記,孫作賓任軍委書記(后梁干丞接任)。

1933年

11月3日—5日 中共陜甘邊區特委、陜甘邊區革命委員會、陜甘邊紅軍臨時總指揮部在合水縣包家寨召開聯席會議,確定了開辟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決策。

11月8日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四十二師成立,王泰吉任師長,高崗任政委,劉志丹任參謀長,黃子文任政治部主任。

1934年

11月1日—6日 陜甘邊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華池縣南梁荔園堡舉行。大會選舉習仲勛為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志丹為陜甘邊區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志清為陜甘邊區赤衛軍總指揮。7日,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在荔園堡舉行。

1935年

8月2日 紅二十五軍長征進入甘肅,先后攻占兩當、秦安兩座縣城,于9月15日到達延川永坪鎮,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

9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俄界舉行。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決定組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組成的五人團,作為全軍最高領導核心。

9月20日 中共中央在哈達鋪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主要討論組織部工作和干部問題及部隊整編。會議通過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的整編方案,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22日,毛澤東在全軍團以上干部會議上作關于形勢和任務的政治報告,宣布陜甘支隊將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發的決定。

9月27日 中共中央在通渭縣榜羅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正式決定前往陜北,保衛和擴大根據地。28日,陜甘支隊召開連以上干部會議,傳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毛澤東作政治報告,進一步動員部隊到陜北去,到抗日前線去。陜甘根據地成為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的落腳點。29日,陜甘支隊主力進駐通渭縣城,毛澤東在文廟街小學接見第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全體指戰員,講話時朗誦了詩作《七律·長征》。

11月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設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簡稱西北辦事處),撤銷陜甘晉省委,成立陜北省、陜甘省和關中、神府、三邊三個特區,統歸西北辦事處領導。同時,成立中共西北中央局,領導兩個省委和三個特委的工作。

1936年

5月17日 中共中央決定撤銷陜甘省,成立陜甘寧省。李富春任省委書記,馬錫五任省蘇維埃政府主席。6月,省委機關由陜北吳起鎮遷至甘肅環縣河連灣。

5月18日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西征戰役計劃》,組成中國工農紅軍西方野戰軍。19日起,西方野戰軍開始實施西征戰役。至7月底,西方野戰軍開辟縱橫400余里的新根據地,并與陜甘老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東西長達1000余里,南北寬600余里,轄縣城30余座的陜甘寧蘇區。

10月9日 紅四方面軍指揮部到達會寧,同紅一方面軍會合。10日,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聯合發出《為慶祝紅一、二、四方面軍大會合通電》。22日,紅二方面軍指揮部到達隆德將臺堡(今屬寧夏西吉),同紅一方面軍會合。至此,紅二、紅四方面軍完成了長征,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

10月下旬 紅四方面軍一部奉中革軍委命令,西渡黃河準備執行寧夏戰役計劃。10月24日,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先頭部隊在靖遠河包口(今虎豹口)成功渡河。此后,紅三十軍、紅九軍、紅五軍及總部直屬部隊渡過黃河,共計21800余人。11月11日,渡河部隊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組成西路軍。深入河西走廊的西路軍將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英勇奮戰四個月,殲敵2.5萬余人,因寡不敵眾、慘烈失敗。

11月21日 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環縣山城堡地區向胡宗南部發起進攻,并取得勝利。

1937年

8月25日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宣布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甘辦事處在蘭州正式成立(9月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甘辦事處,習慣稱八路軍駐蘭辦事處或蘭州八辦),彭加倫、伍修權先后任辦事處處長。1943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八路軍駐甘辦事處。

9月6日 陜甘寧邊區政府正式成立,轄陜、甘、寧三省邊區的23個縣。其中,甘肅境內有7個縣,分屬慶環分區和關中分區。

10月26日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工作委員會在蘭州成立,孫作賓任書記。

1940年

9月1日 隴東中學舉行開學典禮,毛澤東為學校題寫校名,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分別題詞。

1941年

5月1日 陜甘寧邊區中央局頒布《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提出抗日政權建設中的“三三制”原則。

1942年

7月 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取消國統區和敵占區秘密黨的省委、特委。10月,西北局決定取消設在蘭州的中共甘肅省委機構,在慶陽正式成立中共甘(肅)寧(夏)工作委員會(簡稱甘寧工委)。孫作賓任書記。

1943年

1月14日 西北局高干會議對領導大生產做出優異成績的22名黨政軍領導干部進行表彰獎勵。隴東地委書記馬文瑞、分區專員馬錫五、華池縣縣長李培福被授予生產英雄稱號,毛澤東為他們分別題詞:“密切聯系群眾”“一刻也不脫離群眾”“面向群眾”。

3月 隴東分區專員、邊區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馬錫五在華池縣檢查工作時調查審理了“封芝琴(《劉巧兒》的原型)婚姻案”,創造了“馬錫五審判方式”。

1945年

9月 中共中央決定恢復中共甘肅工委。西北局決定隴東地委副書記朱敏兼任中共甘肅工委書記。1946年12月8日至11日,西北局召開會議,研究甘肅工作,決定孫作賓任工委書記。甘肅國統區黨的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至1949年6月,中共甘肅工委已在全省的42個縣市中建立地級工委5個,直屬縣工委1個,各地級工委領導的縣級工委16個,區工委30個,黨支部1300多個。

1949年

7月26日 西北局作出《關于甘肅干部配備及行政區域劃分的決定》。28日,中共中央批準西北局的《決定》,成立中共甘肅省委。張德生任省委書記,孫作賓任省委副書記。同時還組成了甘肅行署和甘肅軍區,王世泰兼任甘肅行署主任、甘肅軍區司令員。按照全省行政區域劃分,確定成立慶陽、平涼、天水、武都、岷縣、臨夏、會寧(9月會寧地委易名為定西地委)、武威、酒泉九個分區地方委員會和蘭州市委,對各地、市委黨政軍主要領導干部進行配備。

8月19日 中共甘肅省委在定西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蘭州解放后的主要工作及甘肅省委機關機構設置等問題,中共甘肅省委正式成立。

8月23日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正式成立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張宗遜兼任主任,在中共甘肅省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26日蘭州解放后,中共甘肅省委、甘肅行署和蘭州市軍管會機關進入蘭州市,宣布對蘭州市以及全省已解放的地區實行軍事管制。

8月25日 第一野戰軍向蘭州守敵發動總攻。26日,蘭州解放。蘭州戰役共殲敵2.7萬余人,是解放大西北中最關鍵最激烈的一次決戰,為解放整個西北鋪平了道路。

9月1日 省委機關報《甘肅日報》創刊。

12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會議通過組成甘肅省人民政府的決議,鄧寶珊任省政府主席。1950年1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成立大會舉行。甘肅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制度建立,甘肅行署同日撤銷。

1950年

2月 中央軍委決定,甘肅軍區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兵團合并,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兼甘肅軍區司令員。9月1日,第二兵團調離甘肅,甘肅軍區重新組建,王世泰兼司令員。

5月6日 天祝自治區成立,成為甘肅也是全國第一個縣級民族自治地方。

7月26日—8月25日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一次代表會議舉行。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一次代表會議關于貫徹〈西北局擴大會議決議〉的決議》《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一次代表會議關于少數民族工作決議》等,確定黨在甘肅的工作任務。

8月20日 全國第一所高等民族學府——西北民族學院在蘭州成立。

10月1日—12日 甘肅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選舉產生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會,鄧寶珊任主席。選舉產生甘肅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鄧寶珊任主席。

10月上旬 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了出國作戰的第一次戰役。1953年7月27日,《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簽署。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甘肅與全國一樣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運動。

1951年

12月1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13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部署在全省范圍開展“三反”運動。至1952年9月底基本結束。

1952年

1月2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斗爭的指示》,要求在全國大中城市向違法的資本家開展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經濟情報的斗爭。隨后,省委對全省開展“五反”運動作出部署。1952年7月,甘肅“五反”運動基本結束。

7月2日 第一次全省組織工作會議舉行。至2020年,共召開30次全省組織工作會議。

7月30日 根據公安部的統一部署,甘肅禁煙肅毒運動全面展開。至1958年,全省禁煙肅毒取得全面勝利。

10月1日 天(水)蘭(州)鐵路通車。毛澤東題詞:“慶賀天蘭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筑蘭新路”。

10月5日 甘肅省第一屆運動會舉行。至2018年,甘肅省共舉辦了十四屆運動會。

1953年

2月5日 中央政務院批復同意《甘肅省推行民族區域自治計劃》。至1954年底,全省建立專區級民族自治區4個、縣級自治區9個、區級自治區19個、鄉級37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和國務院有關政策,從1955年3月開始,省委、省政府逐步對全省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建制進行調整和改建。

5月15日 中蘇兩國政府簽訂《關于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展中國國民經濟的協定》,規定蘇聯援助中國建設91個工業項目。加上1950年已確定的50項和1954年增加的15項,共156項列入“一五”計劃。甘肅是“一五”計劃國家建設的重點地區,156項中有8項建在甘肅,加之與其配套的、限額以上的以及國防軍工企業共16項,統稱為“一五”期間甘肅的16項重點工程。

6月30日 以24時為標準時間進行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全省人口總數為1134.9434萬人,其中男性604.5963萬,女性530.3471萬。

1954年

8月2日—11日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決議》提出,要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的團結,密切聯系群眾,信心百倍地逐步實現黨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甘肅省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報告》,著重討論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工業建設和三大改造、民族工作以及統戰工作等。大會選舉產生中共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委員41人,候補委員13人。

8月12日 省委一屆一次全會舉行。全會選舉產生省委常委會委員,共13人。選舉張仲良為第一書記,霍維德為第二書記,李景林為第三書記,強自修為第一副書記,高健君為第二副書記。

8月16日—20日 甘肅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正式確立,成為甘肅省地方最高權力機關。

9月28日 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在蘭州宣告成立。

12月21日 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鄧寶珊為甘肅省省長。

1955年

2月15日—19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會議選舉張仲良為省政協主席。

5月1日 中央軍委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改編為蘭州軍區;甘肅軍區機關撤銷,所轄各軍分區和部隊歸蘭州軍區直接領導。

11月9日 國務院以第72號命令下達執行《甘肅省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至今,共編制執行十四個五年計劃、規劃。

1956年

1月25日 省委發出《關于加快對私營工商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指示》。

6月21日—7月1日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二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提出,要緊密聯系群眾,堅持從實際出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一切可用力量,把甘肅很快地建設成為一個新的工業地區。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甘肅省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產生中共甘肅省第二屆委員會委員37人,候補委員10人;甘肅省出席黨的八大代表17人。

7月3日—4日 省委二屆一次全委(擴大)會議舉行。全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省委常委會委員,共15人。選舉張仲良為第一書記,霍維德、李景林、高健君、強自修為書記處書記。

11月19日 臨夏回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11月 葉劍英在甘肅視察指導,寫下了《西游雜詠》。1957年7月,葉劍英再次來甘肅視察。

1957年

4月4日—6日 鄧小平在蘭州視察。其間,鄧小平在西北民族學院向參加省、市干部會議的甘肅省領導干部作關于形勢的報告時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搞好經濟建設。

4月27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黨開展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主要內容的整風運動。5月6日,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討論全省整風運動初步計劃。13日,省委召開各地(市、州)委及大型廠礦黨委書記會議,部署全省整風運動。6月,運動的重點開始由黨內整風轉向反右派。對右派分子的進攻進行反擊是正確和必要的,但反右派斗爭被嚴重擴大化,把一批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黨內干部錯劃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1958年

6月26日 陳云在甘肅視察玉門油田。7月4日,陳云在蘭州參加西北協作區討論第二個五年計劃(擴大)會議時強調,要建立西北協作的完整的工業體系。

夏 朱德在甘肅視察指導工作,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就是要不斷發展生產;科學理論要和群眾的實踐結合,為實踐服務;要抓緊骨干廠礦的建設。

8月1日 酒泉鋼鐵公司在酒泉正式成立。

8月15日 省委印發《關于迅速開展一個群眾性的回收廢鋼鐵運動的指示》。12月19日,省委印發《關于撤銷省委鋼鐵辦公室的通知》,甘肅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基本結束。

10月20日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立,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1960年11月5日,新中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地對地近程導彈發射成功。至2018年10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立60周年,中心先后執行110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將145顆衛星、11艘飛船、11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10月22日—24日 彭德懷在甘肅考察調研,告誡省委的主要負責干部,黨的威信越高,群眾也越信賴,越要謹慎,越要警惕,不要驕傲,防止產生命令主義。

10月25日—29日 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鄧寶珊為甘肅省省長。

年底 經過合并調整,全省共設4個專區(平涼、天水、定西、張掖),5個專區級市(蘭州、白銀、玉門、酒泉、張掖),2個自治州(甘南、臨夏)及41個縣(自治縣)、市。

1959年

3月20日 周恩來為即將正式投產的蘭州煉油廠題詞:“鼓足干勁,力爭石油生產的量多、質好和品種齊全,以逐步滿足國家和人民的需要。”10月14日,周恩來在蘭州煉油廠視察。

12月16日—26日 省政協二屆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張仲良為省政協主席。

1960年

5月26日—28日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三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團結一致,奮勇前進》的報告、《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三次代表大會的決議》。大會選舉產生中共甘肅省第三屆委員會委員47人,候補委員19人;省監察委員會委員13人。

5月29日—31日 省委三屆一次全會舉行。全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省委常委會委員,共19人。選舉張仲良為第一書記,高健君、陳曾固、張鵬圖、王秉祥、何承華為書記處書記。

12月2日—5日 西北局書記處第六次(擴大)會議在蘭州舉行(簡稱“西蘭會議”),著重討論甘肅省的問題。會議對甘肅工作特別是對安排好人民生活問題作出安排部署。

1961年

1月25日 中共中央決定,汪鋒任甘肅省委第一書記。

3月4日 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敦煌莫高窟、榆林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名列其中。

5月1日 甘肅省軍區正式成立,徐國珍兼任司令員,汪鋒兼任政治委員。

7月11日—8月4日 西北局在蘭州召開西北地區第一次民族工作會議,著重檢查1958年以來民族政策的執行情況。

7月17日—27日 省政協二屆二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王世泰為省政協主席。

1962年

6月16日 臨夏州委印發《關于建立今年夏收秩序的緊急措施》,之后又在6月21日、7月30日先后印發了《關于今后恢復農業生產時期的臨時緊急措施的意見》和《關于今后恢復農業生產的措施》,明確提出了可實行“包工包產到戶”或“大包干到戶”。至8月上旬,全州約80%的生產隊實行“包工包產到戶”和“大包干到戶”。

1963年

2月11日—28日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召開,決定在農村開展以“四清”(清理賬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清理工分)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城市開展反對貪污盜竊、反對投機倒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分散主義、反對官僚主義的“五反”運動。到1966年上半年結束。甘肅也開展了“四清”和“五反”運動。

1964年

2月5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傳達石油工業部〈關于大慶石油會戰情況的報告〉的通知》,工業學大慶運動在全國展開。玉門油田作為全省學大慶先進典型,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鐵人精神”。

2月20日 省委在玉門召開全省農業規劃會議,“農業學大寨”運動在全省展開。

4月12日 鄧小平在甘肅視察,指出事實證明,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8月10日—15日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四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的報告、《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四屆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大會選舉產生中共甘肅省第四屆委員會委員49人,候補委員20人;省監察委員會委員25人。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大會進一步強調了階級斗爭的重要性。

8月15日 省委四屆一次全會舉行。全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省委常委會委員,共17人。選舉汪鋒為省委第一書記,裴孟飛、高健君、王世泰、陳曾固、胡繼宗、李友九為書記處書記。

9月15日—30日 省政協三屆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高健君為省政協主席。

9月16日—29日 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鄧寶珊為甘肅省省長。

9月 省委向西北局、中央呈報《關于積極著手進行三線建設的報告》。1965年3月23日,省委作出《關于貫徹執行〈西北局加強三線建設領導的決定〉的決定》。1965年夏,三線建設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是年,國家確定從一線沿海各省、市遷來甘肅的項目共有33個。到1969年,一機部遷入甘肅的企業、研究所有21個,機械工業遷入甘肅的企業、研究所有26個,國防工業除小三線省屬5個企業外,三線建設還搬遷、新建了10個企業。20世紀80年代起,國家對三線建設實施全面調整與改造。

1965年

6月26日 毛澤東在同醫務人員談話時提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1967年,按照毛澤東“六二六”指示,中央派到甘肅河西地區的北京醫療隊就有10批、4000多人次。同時,北京、上海等地2000余名醫療衛生工作者、醫學院畢業生到甘肅農村安家落戶。

1966年

2月10日 省委發出《關于認真學習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志革命精神的通知》。

3月16日—4月1日 鄧小平、李富春等在甘肅視察三線建設工作。鄧小平強調,要關心群眾生活,注意生產安全;金川是個“金娃娃”“聚寶盆”;要盡快把酒鋼建設好;要搞好技術革新、技術革命。

5月4日—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簡稱“五一六通知”)。8月1日至12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作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這兩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文化大革命”歷經十年,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甘肅和全國一樣,經歷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內亂。

11月10日 中共中央批準西北局關于對甘肅省委領導成員調整的報告。胡繼宗代理甘肅省委第一書記。

1967年

3月19日 中央軍委作出《關于集中力量執行支左、支農、支工、軍管、軍訓任務的決定》。據此,駐甘部隊派出大批指戰員投入“三支兩軍”,直接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運動,并且承擔起支援地方工農業生產的任務。“三支兩軍”工作直至1972年8月結束。

1968年

12月10日 《甘肅日報》以《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為題,報道了會寧縣部分城鎮居民到農村安家落戶的情況。22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同時轉載了《甘肅日報》的報道,并加編者按。全國掀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高潮。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逐步縮小上山下鄉的范圍,有安置條件的城市不再動員下鄉。甘肅省直到1981年才全部安置了下鄉知青,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結束。

1971年

2月11日—17日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五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中共甘肅省第五屆委員會委員68人,候補委員24人。大會以“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為指導,繼續了“左”傾錯誤。

2月17日 省委五屆一次全會舉行。全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省委常委會委員,共14人。選舉冼恒漢為第一書記,皮定均、胡繼宗為書記。全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五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關于整風的決定》。

9月13日 國家計委印發《關于加快開發金川鎳礦的意見紀要》。10月23日,省委作出《關于加快開發金川鎳礦的決定》。

9月17日 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首相、民族統一陣線中央政治局主席賓努等在蘭州參觀訪問。

1972年

9月10日—26日 省委召開農村工作會議,制定《中共甘肅省委關于貫徹黨的農村經濟政策若干問題的規定》。

1975年

2月4日 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首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建成。

1976年

1月24日 國家計委批復同意興建引大入秦工程。11月25日,引大入秦工程開工。1978年2月18日,省委決定成立甘肅引大入秦工程指揮部。此后,引大入秦工程歷經緩建、復建,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建成。1994年10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引大入秦工程總干渠全線通水慶祝大會。2015年4月28日,引大入秦工程全面竣工,這是甘肅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外流域調水工程,解決了工程受益區200多萬人口和近20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困難。

10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四人幫”。延續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結束。21日至24日,蘭州地區180萬軍民舉行盛大集會和游行,慶祝粉碎“四人幫”。省內其他地區也舉行了慶祝活動。

1977年

6月7日—9日 中共中央聽取甘肅省委、蘭州軍區黨委關于甘肅省工作情況匯報,并作出關于解決甘肅省委領導問題的重要決定。決定宋平任甘肅省委第一書記。

9月29日 省委作出《關于貫徹

版權所有(C)2020 dhsjzyxh.com   敦煌市建筑業協會  隴ICP備20002727號-1
甘公網安備 62098202000268號   地址:甘肅省敦煌市沙州南路463號1樓  郵編:736200
聯系電話: 0937-8863288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sitemap 網站地圖 RSS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臀av无码精品国产 | 啪啪啪视频在线观看 | 97国产揄拍国产精品人妻 | 高清国产天堂在线BT免费 | 综合玖玖 |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欧美粗大猛烈人妖 | 成年女人片免费播放视频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 | 麻豆出品必是精品 | 波多野结衣日韩中文字幕 | 丝袜日韩制服另类在线 | 人妻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精品动漫无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 |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 | 国产乱子伦无码 | 99久久国产综合色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 日本激情影院 |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 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 精品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 成人无码免费A片免费看软件 |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图区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午夜精品A片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一本二本三区免费免费高清 |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超清无码久久久精品 | 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红杏 | 性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美视频 |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 亚洲性受|